上半年福田汽車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業績創歷史新高。1-7月份實現整車銷售42.28萬輛,累計同比增長25.8%。其中重卡銷售6.75 萬輛,同比增長65.7%;輕卡32.98萬輛,同比增長19.8%;輕客1.43 萬輛,同比增長17.1%;大中客車2291 輛,同比增長50.5%。
福田歐曼9系重卡
從福田汽車上半年閃亮的成績單中我們不難看出:福田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輕卡一家獨大的企業,其旗下歐曼、歐V、奧鈴、迷迪等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已逐步成為帶動福田汽車銷量和業績增長的主要力量。目前福田汽車共有十大品牌,它們共同成就了福田汽車300多億元的品牌價值。
以新能源為跨越式發展突破口
作為一個商用車企業,盡管是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商用車企業,福田汽車深知要突破乘用車領域、成為綜合性的汽車企業,最好的突破口便是新能源。福田汽車眼光長遠,2003年開始布局新能源,并一直把“新能源的研發與應用”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最終憑借超前的戰略率先掀起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綠色浪潮。
除了成功推出新能源客車等綠色車型之外,福田汽車還成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并陸續推出了卡車、MPV等新能源車型。2008年12月,福田汽車在其總部所在地建立了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基地——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進程,福田汽車于2009年3月13日聯合國內多家知名科研院所和企業發起成立了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這是中國第一家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它的成立帶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聯合創新和發展。
目前已有1500輛左右福田歐V混合動力客車在北京、廣州、濟南等城市投入公交運營。
此外,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也使得福田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縮小了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從而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把握了主動權,同時也有助于福田盡早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實現全球化目標。
未來目標明確 劍指國際市場
全球化經濟發展帶來了全球汽車產業的一體化,后進的中國自主品牌要想加快融入國際汽車行列,除了提升實力外,國際化戰略的布局和執行更為重要。目前,福田汽車已在印尼、越南、俄羅斯、墨西哥、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等多個國家建立了CKD工廠,在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非洲、獨聯體與東歐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起了完備的銷售網絡和服務網點。福田汽車的海外拓展已經遍布了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更好地融入海外市場,福田汽車加快了海外直接投資建廠的步伐。6月24日,福田汽車歐洲事業部暨俄羅斯福田汽車公司正式成立。福田汽車將以俄羅斯作為其歐洲區域制造和運營中心,全面負責歐洲區域的銷售、研發及投資管理等相關業務。福田汽車計劃于2012年在俄羅斯聯邦境內投資建設一個年產10萬輛汽車的生產基地,覆蓋輕卡、中卡、重卡、大客、大VAN、小VAN、皮卡、SUV等福田全系列產品,產品輻射全歐洲。
按照福田汽車的規劃,在2015年之前,福田汽車將推進“5+3+1”的全球化發展戰略?!?”即在巴西、印度、俄羅斯、墨西哥和泰國分別建設5個海外工廠;“3”即通過生產高端汽車和發動機產品,突破日韓、西歐和北美3個全球最高端汽車市場;“1”即以新能源為契機,實現乘用車業務跨越式發展。
為了實現自身的全球化目標,除了積極儲備、主動拓展之外,福田汽車還與國際汽車巨頭進行了廣泛合作,從而為福田汽車全球化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歷經近8年的磋商與努力之后,今年7月16日,福田汽車與戴姆勒的合資項目終獲重大進展,共同簽訂了“合資經營合同”。
福田與戴姆勒的合資已是福田汽車與國際知名公司的第二次聯姻。據悉,早在2008年3月,福田汽車就已經與世界最大的獨立發動機公司美國康明斯公司合資成立了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無論是與戴姆勒的合資還是與康明斯的合資,對于中國商用車行業來說都無一不是地標性的事件。然而對于福田汽車來說,這一切都不是終點,因為福田汽車“引進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走出去”。
按照福田汽車的目標,到2015年:福田汽車產銷量將達200萬輛、業務收入1700億元以上、業務利潤100億元。其中,海外銷量45萬輛,占總銷量的25%,全面突破歐美和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把福田汽車打造成世界級主流汽車企業。
在新的事業征程中,福田汽車又提出了新的品牌主張——“科技未來之美”。這一品牌新口號的提出,預示著福田汽車未來將繼續致力于“人·車·環境”的和諧,堅持以科技為發展基因,通過鏈合全球價值鏈的有效資源,為用戶提供由科技帶來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成長為創造商業價值和注重人文環保并舉的國際知名汽車企業。